7/5日(星期一)那天..

因為媽咪我想說要獨自帶古錐ㄟ出去玩

於是就背著古錐騎著我的小黑前往蘆洲的愛樂園玩

 

結果當天晚上古錐就有點夯夯的快38度

不過沒多久就自己退燒了...隔天也沒再發燒

到星期三又發燒到38.5度.就帶去古錐ㄟ去打預防針的診所看診

醫生說可能是病毒感染..因為怕是泌尿道感染於是又驗尿..

後來回家後就一直燒燒退退的...

 

到星期四一早竟然發燒到39.3度...趕緊帶古錐ㄟ去看診..

醫生檢查後說可能要長"玫瑰疹"了...(只有喉嚨有點紅腫.前一天還沒有)

應該星期六會長出來..

後來回家後吃了退燒藥後.雙腳腳掌的部份居然長了小紅疹...

心想"玫瑰疹"怎麼那麼快就長出來了.....

 

星期五還是持續發燒..38.8度..於是掛了馬偕的夜診(古錐ㄟ出生的醫院)

醫生檢查後說是"病毒疹"...因為紅疹的樣子不像玫瑰疹

重點是嘴巴裏面沒破洞.....所以也不是腸病毒

 

星期六那天就沒再發燒了...頓時覺得心裡鬆了口氣

不過晚上趁古錐ㄟ睡覺時..居然發現上嘴唇內有破洞

心裡在想說該不會是"腸病毒"吧...

這時紅疹已經往上長到屁股跟肚子了...

 

結果星期天那天居然又發燒了...

只好送馬偕急診...後來醫生說嘴巴內有破洞且腳的膝蓋上有小水泡

証實了是"腸病毒".........

一般腸病毒是不太會發燒那麼多天的.

且古錐ㄟ睡覺會有抖動的情形(怕是肌跳耀)

於是留下來觀察..又抽血驗尿吊點滴....

到晚上古錐ㄟ燒退了..且古錐ㄟ再那一直哭鬧(手打點滴包起來讓他很不爽)

於是就出院回家觀察.....

 

其實醫生有建議住院..不過古錐的情況似乎還好..

我也怕腸病毒的要住一起(跟一般的隔離)..怕被感染到其他的病毒..

隔天古錐ㄟ就因為嘴巴內破洞..所以不吃不喝的(連布丁跟小Q瓶都不愛了)

趕快去買了聽說很有效的**中藥噴劑...隔天就有喝一點點..

 

後來回診醫生說嘴巴內破一整排.很多水泡

(靠北喔..難怪都不吃...唉...)

還說古錐ㄟ不是典型的腸病毒..(腸病毒那麼多種)

到前幾天才好..不過因為急診室太冷所以又感冒了..

這些天..晚上都擔心的睡不著..

因為腸病毒沒有藥...且古錐ㄟ還很小...

這次這樣讓我再也不敢帶古錐ㄟ去室內的遊樂場玩了...

且買了消滅各種病毒的***...

希望古錐ㄟ不要再生病了.........

 

 

還有這次生病後..現在只吃泥狀的東西及自己喝液狀的湯.水

變的不愛咀嚼了..當媽的我又心煩.擔心起來了......

可恨的腸病毒不要再來了..............................

 

 

腸病毒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症狀,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泡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流行性肌肋痛、急性淋巴結性咽炎(acute lymphonodular pharyngitis)、發燒合併皮疹(febrile illness with rash)等。
1.泡疹性咽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至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手足口病: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
3.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
4.流行性肌肋痛: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病程約1週。
5.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持續4至14天。
6.發燒合併皮疹: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腸病毒消毒方法:
1.消毒方法的選用:
(1)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
(2)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
(3)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4)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
(5)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
2.含氯漂白水之使用方法(使用時請穿戴防水手套並注意安全):
(1)一般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
(2)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
(3)以泡製5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
a. 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到6%)5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cc)。
b. 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cc,8瓶即等於10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3.環境消毒重點:
(1)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2)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3)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治療照護
 (一)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
 
 
FOR 疾病管制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one8517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